中德交流小史2:交流、轻视、学习,两个文化大国的文化态度变迁

发布日期:2024-09-19 13:20

来源类型:微博 | 作者:王云霄

【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】【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】【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】【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】【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】【新澳彩历史开奖记录大全查询】【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】【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】【新澳彩开奖记录2024年最新消息】【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】
【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】 【2024新澳免费资料】 【澳门今晚必中一肖一码准确9995】

文 | 有料的文史

中国和德国,是东西方两个实力强劲的文化大国。两者在历史上,究竟有过怎样的文化渊源呢?上一期,料爷和大家梳理了17、18世纪的两国交流,今天我们继续。

18世纪中叶-18世纪末:歌德、席勒与中国文学

18世纪中期之后,中国的文学开始逐渐影响德意志,包括《赵氏孤儿》在内的一批小说开始翻译成德文。在中德文学交流史上,值得一提的是大作家歌德和席勒。

歌德

歌德在青年时期便接触了中国文化,对有浪漫情怀的“中国之物”产生了兴趣。他其中的一个贡献,是把“哥特式”和“中国式”两种并不相同的风景并列和联系起来,还把中德早期绘画进行了比较,认为中国文化艺术品是“出乎其类之美”。它曾在19世纪10和20两个年代认真的研究过中国,中国文化也因此对歌德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直接影响。

席勒《图兰朵》

作为歌德的好友席勒,也最早发现了中国文学的价值和审美,他提出了“中国本质”的“奇幻淡雅”,并把中国文学用德国文学的形式来试图展示出来。《图兰朵-中国公主》的剧本,就是席勒的创作,这些中国素材激发了他创作“想象中的北京”。

19世纪:理想中国的破灭与开眼看世界

18世纪末期以后,曾经德国人对中国的那种理想图景的描绘渐渐淡化,逐渐开始被“欧洲文化优越感”所取代。

随着工业革命在德国的推进,欧洲的精神生活再次转向了古希腊罗马时代。这种和中国文化上的交流逐渐出现了观念上的冲突。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》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地位重要,它传播了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历史、文化、科技和风俗;黑格尔也在《世界历史哲学》中提到中国,认为理想的外衣被剥下,道德和法律界限模糊;《中国通史》是19世纪德意志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体现,其中也包含着一部分偏见;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中国的态度更加理性,他们认为这个最古老国家在清王朝的腐朽,并不能和中国人民混为一谈。

《中国通史》

如果说上面都是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与单方面交流,那中国人又是如何看待德国文化与文明的呢?结束了闭关锁国,林则徐和魏源等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,而谢清高的《海录》中提到了德意志为“单鹰国”,对德意志的介绍堪称详细,成为了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典籍;19世纪60年代出版的《乘槎笔记》,成为知识分子对欧洲的最早亲历亲述,其中记载了中德官方在接触中的美好愿景。作者斌椿还写过一首《海国胜游草》,成为了中国赋德的第一诗。

《乘槎笔记》

19世纪60年代后:兼容并蓄,互相学习

中德两国的第二次文化交流高峰,诞生在这个时期:不仅两国的直接接触增多,官方的往来日益频繁,各自也出台了交往政策。

在德国,更多的科学家、传教士、教育者和汉学家们开始对中国进一步深入研究,其考察的范围之广、程度之深都了得。其中李希霍芬是著名地质专家,《中国地图册》的出版,是中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件;普鲁士使节也在清朝建立了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”,还建立了“同文馆”。

1870年,中国派留学生赴德国学习军工技术。张德明写下八部《述记》,可能是当时最了解德国的国人了。这一时期,“向西方学习”的多元文化政策也日渐清晰。在传奇文化方面,赛金花与德国军官瓦德西的故事不得不提,甚至还牵扯了两国的一桩文化官司。

赛金花与瓦德西传奇

20世纪后,同济大学和中德学会陆续成立,两国的文化结晶日益凸显;德国《格林童话》之类的文学名著开始传到中国,郭沫若翻译的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和《浮士德》都对我国的反封建斗争起到过积极作用;第一份德文报纸《桥报》在1925年的上海出版。中国的学界和知识界,也越来越认为了解德国和他们的强国之道,也会成为我们的精神积极指引。

郭沫若翻译的《浮士德》

最后,

也祝福中德两国关系可以健康积极发展,东西方两个强国新时代的文化交流,我们拭目以待。

张班歌:

5秒前:《乘槎笔记》19世纪60年代后:兼容并蓄,互相学习中德两国的第二次文化交流高峰,诞生在这个时期:不仅两国的直接接触增多,官方的往来日益频繁,各自也出台了交往政策。

珍妮特·基德尔:

7秒前:上一期,料爷和大家梳理了17、18世纪的两国交流,今天我们继续。

刘德凯:

4秒前:这一时期,“向西方学习”的多元文化政策也日渐清晰。

秦简公:

4秒前:结束了闭关锁国,林则徐和魏源等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,而谢清高的《海录》中提到了德意志为“单鹰国”,对德意志的介绍堪称详细,成为了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典籍;19世纪60年代出版的《乘槎笔记》,成为知识分子对欧洲的最早亲历亲述,其中记载了中德官方在接触中的美好愿景。